师范学院特级教师丁筱青书评被学习强国采用

发布者:sfxy发布时间:2022-02-24浏览次数:1329

特级教师谈 | 历史天空回旋的琴声

强国号发布内容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2-02-18
作者:丁筱青(江苏省特级教师、阅读推广人)

这是一个发生在特殊年代的特别故事。两代人成长中的悲欢离合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扣,既有冲击力与激昂的活力,也有温暖与忧伤的情绪。

作者用朴实且有节制的叙述,细腻又刚健的描写,鲜活且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讲述了在磅礴历史背景下的信仰之坚、抉择之痛、人性之美、思念之苦和成长之艰。

读张菱儿的新作《爸爸的口琴》,会让内心汹涌着被燃起的激情,但也令人有些压抑,因为这样的故事不仅发生在书里,而且也发生在现实里,弥散在历史的硝烟中。一代人的故事,在现今有些人看来,似乎有点冲动更有点傻,但正是他们将历史的天空映照得明亮而璀璨。

“回望建党百年”国家出版基金专项资助项目

历史的烽烟与普通人的烟火

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中国大地,无数爱国青年放弃安乐的生活,投身革命,这是特定年代激情与信仰的爆发,是一代年轻人对大义的抉择。

故事里的父亲张若松是一名大学老师,在学生时代就秘密加入共青团,被特务列入黑名单,母亲高敏是一名中学老师,与父亲有着一样的爱国热情。北平沦陷后,他们与几位朋友一起准备投笔从戎,报效祖国。三岁的女儿铃铃本计划送到外婆家,托付给父母照料,但却因战争的炮火炸毁了铁路,无法成行。无奈父母亲带着孩子辗转至古城西安。孤儿院也无法安置玲玲,急切要奔赴前线的他们,只好将女儿留给了温和、善良的马庆祥、淑贞夫妇抚养。

从此,父母与孩子都重新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国家大义与家庭团聚,在那样的年代确实是摆放在很多爱国青年面前的选择题。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了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连,选择放弃小家。这是重大历史背景下一种开阔的境界,也是一种艰难的取舍。身为父母,放下年幼的女儿,成就自己的理想,内心的痛苦、犹豫、挣扎可想而知。他们尽可能选择充满善意的人家,并留下深深的内疚、满脸的泪水、细致的叮咛和存有深刻记忆的口琴。从此他们在冲锋号里思念幼小的女儿,而女儿则在口琴声里开始一段属于自己的成长岁月。

这是张若松对女儿的第一次选择,尽管无数次深深愧疚,但“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还会选择丢下孩子奔赴前线吗?”答案其实一直是肯定的。

以历史烽烟作为背景,使这部小说拥有一种可歌可泣的基调,塑造了以张若松为代表的一代年轻知识分子,在战争年代投身革命的形象。没有这样的人为民族奔跑在硝烟里,又何来普通人家的烟火。

如果说张若松夫妇为民族大义缺失了女儿的成长陪伴,那么养父母的爱则为铃铃撑起了另一把遮风挡雨的大伞。普通人的爱犹如普通的生活,质朴却温暖。马庆祥夫妇随和、善良,对待铃铃犹如亲生。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把她放在首位。他们用满腔的爱和耐心等着铃铃“自己学会慢慢遗忘,学会慢慢接纳,学会慢慢成长。”

马庆祥夫妇用最温柔淡定的方式疗愈了孩子童年的创伤。他们不仅感激张若松夫妇为他们送来了一个可爱的、聪明的女儿,更知道这个孩子留下来的意义。张若松夫妇是为国家割舍了孩子,而他们则是在用另一种形式完成着一种接力。他们虽然担心失去长大后的铃铃,但并不阻止一家人的相见,把痛苦与担心都放在了心底。这对充满烟火气的普通夫妻,用最质朴的方式凸显了中国人该有的平和与温暖。这才是该被战斗者们保护的城、保护的人,也才是值得保护的人。

国不宁,家难安!无后顾之忧,方能披荆斩棘!这两对年轻的夫妇用自己的行动很好地演绎了这样的感觉。

重大主题在儿童文学里呈现,既是需要,也是挑战。因为年代的相隔,因为生活的大相径庭,孩子们无法有更浓厚的兴趣关注到这些。让当下的儿童能穿越这些阻隔,从故事中真正理解安宁幸福的生活,是由无数人当年的拼搏与放弃得来的,非常必要。但这样的讲述如果生硬,如果过于教化,就无法达成。越是这样特殊的故事,越是要用儿童能接受和喜欢接受的方式来讲述,既不简单又不飘忽、空洞,让小读者在可感的故事中,观望历史天空上绚丽的色彩。

爱与成长

爱与成长是儿童文学的永恒话题。《爸爸的口琴》把对国家的爱与对家人的爱融合在一起。

在铃铃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有养父母的爱,还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在陪伴,那就是爸爸留下的口琴。这是一个纪念,更是一种隐含的力量。口琴是爸爸的宝贝,也会经常吹给铃铃听,父亲悄悄留下了这支口琴,是想让铃铃用琴声安慰自己、鼓励自己,仿佛父亲就在自己身边。后来,即便她已经快忘记父亲长什么样子,但口琴依旧是铃铃最重要的东西。玲玲甚至还和田叔叔学会了吹口琴,学会了那首藏在记忆深处的曲子——《老虎叫门》。“口琴,在最黑暗、最惶恐、最无助的时刻,成了一家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在家人的关爱中,在与小伙伴的玩耍中,在跑警报、躲警报和敌机的轰炸中,铃铃越来越清晰养父母对自己的爱有多么深厚,越来越淡忘了自己的来处,哪怕自己的口琴在炮火中被炸成黑乎乎的铁片,还不忘安慰因为家被炸毁而哭泣的淑贞。

上学后的铃铃虽然也曾经被言论伤害过,为自己是被抱养的而恐慌过,但终究因为被爱着,所以一切都烟消云散。她在琴声里恍惚还能搜寻到一些印记,那些只会更温暖她,而不会伤害到她。所以,当她再见到母亲,却为母亲的无法带走她而“窃喜”;当她得知父亲要来见她,她想要的礼物也只是口琴——那是记忆中最重要的一份,既是留恋,也是成长。

哲人说,人生的难事在于选择。

对铃铃而言,这是她自己第一次真正的抉择。当年被留下,是他人选择的结果,而今,她的选择代表着她的思考,也如同她的亲生父母当年一样很难。她在爱中得以成长,也用爱回报呵护她成长的人。所幸,她的选择在爱中被成全,因此少了很多歉疚与痛苦。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有自己的轨迹,也会有突变的过程。铃铃的童年成长在特定的年代里,她的成长中有意外有伤感,但不缺少爱与坚强。

成长的不仅是铃铃,还有那些成人。

张若松正是因为对女儿的思念与愧疚,懂得失去孩子父母内心的痛苦,也才有后面寻找孩子的急切以及寻找到铃铃后对其选择的尊重。

生命中一次次艰难的抉择,都是成长。

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塑造

对于小说而言,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须既有时代感又符合基本人性状态。在这部小说里,形象塑造,尤其是普通人的形象塑造值得一说。

作品中的张若松有才华、有理想、有热情、有干劲,有一种向前冲的姿态,但同时又温情、细腻;马庆祥忠厚、温和,有担当有温度。有一种大地般的沉稳。虽然他们生活的环境和经历有很大区别,但他们拥有共同的底色:爱孩子,想念孩子,维护孩子,保护孩子,愿意成全孩子。而作品中的母亲也很有特点:一个是革命者,风风火火地行走在革命的路上,有作为母亲的惦记和内疚,更有豁达的气概;而另一个作为普通妇女,淳朴、善良、细致、能干,把铃铃看得比自己还重要。

张菱儿把作品中那些普通人的形象,塑造得有情有味。例如初见让人害怕、时间长了也很亲切的黄婆婆,铃铃的小伙伴,护着铃铃的老师,知错就改的同学……普通人的人性之美,在简单的勾勒中尽显温暖。

线索的平行与交融

这部小说采用双线结构,时而并行,时而融合,将战争与和平交织在一起。

一条年轻父母的线索:这是一条大的背景线,但并不淡化,情节的推进以叙述为主,很多历史上重大的事件,被简单平稳地带过,描写相对较少。即使有不少激情澎湃的诗句,有年轻的革命者的热情,但也偏向冷静的叙述,销烟感更浓烈一些。

另一条是玲玲成长的线索:这是一条主线,以描写为主,语言更加活泼生动,人物性格更加细腻,动作、言行更趋于多样化与个性化,更有故事性与趣味性。

两条线索交融于一把口琴,更是融合在心里的爱。口琴与那首很简单的歌曲贯穿始终,无论是爱国还是爱家,都被自然而然地讲述出来。两个家庭的故事,也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因为这个故事有不少的真实背景,故而作者的行文会略略受到限制,第一条线索写得比较节制,线条相对硬一点,而一旦到了写普通的生活、写孩子,作者行文就流畅温柔了很多。作者深谙儿童文学创作的本质,深知着力点应该放在何处,所以这部分比较而言更有烟火气。

中国历来讲究文以载道,文不仅载道,也载精神传承。

那样的年代被称为历史,那样的能“反映出社会、民族、国家的厚度和高度”故事更应该被带到当下孩子的面前,不仅是缅怀、铭记,更是体悟与思考,是传递也更期待传承,《爸爸的口琴》便是这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