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特色与创新活动”课程思政师生研讨会

发布者:sfxy发布时间:2021-05-21浏览次数:1805

428日下午,我院在图书馆1215会议室举办“特色与创新活动——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师生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做好课程思政”。院长厉爱民老师、党支部副书记沈桂登老师、马克思主义课程的高志明教授、实验实训室刘九林主任等出席了活动。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院长首先发表讲话,谈及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强**育活动应围绕三全育人、立德树人有效开展,将思政主题应用于课程评价;并肯定了学院在校级课程思政类比赛中获得的成绩。接着,郭春霞老师指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课程思政中重要环节,教师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更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继承并发扬中华优良传统,创新学生的数学思维。秦飞老师则表达了理科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困难性,提出了教师自身需要提升阅读量,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的要求。刘九林主任提出了“所有课程都有文化灵魂”的观点,认为课堂是传播中华优良文化的最好方式,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利用摆事实、讲道理、举例等方式对学生循循善诱。刘晓平老师也谈及了理工科进行课程思政有一定的困难,在实际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其职业规划能力,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苏雪婷老师则分享了自己参加课程思政培训的收获,以央视KFC广告举例说明教师应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思政元素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并用物理题涉及新中国建设成就和数学题集合中国教育发展成就两个例子予以说明如何在理科类课程中进行思政元素的渗透,课程思政应该像菜中加盐有味看不见,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课程中。

 

   随后厉院长又补充道:课程思政在文科和理科课程中体现的理念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也是课程思政,课程评价应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考量。戴光中老师则强调课程思政应根据不同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需要团队合作,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同科组教师可进行多探讨、合力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吴云虎老师强调了理工科类课程的思维逻辑性和实践性较强,尤其人文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需要科学地反映客观事实,此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有些难度。厉院长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观点,指出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从不同方面深入,“没有不教育的教学”,鼓励理科教师更要多加考虑、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

 

沈书记则强调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性,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地位,民族发展必然有民族交往,认为课程思政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文科课程便于传统文化教学,而理科课程也应渗透思想文化和历史教育,在关爱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应用最朴素的方法教会学生爱党爱国。接着,高教授作了点评:不能为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教师应用言行和品德影响学生,增强其角色认同感,教师应将注意力聚焦到课堂上来,至于如何在学科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高教授认为教师实施课程思政首先应关注三个维度:一是关注课程,包括课程标准、实施要求;二是关注教材;三是关注课堂,简而言之就是将教学目标贯彻到课堂上来实施,科学使用教材。其次应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教师与课程的关系,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方面;二是教师与课堂的关系,包括纪律要求、正能量传播、对学生隐性的影响;三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老师是镜子,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再者应注意四个结合:一是思想与政治教育的结合,即培养知识灌溉的能力;二是处理好与能力的关系,即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自食其力为培养目标);三是处理好与情感的关系,即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四是处理好与行为的关系,即培养目标最终落实于学生走上社会的行为。总之,课程和思政不能两张皮,应从一个切入点切下去,共同实施同一类课程的研讨,不能形而上学去理解课程思政,教师应通过言语行为、知识情感方面向学生传播正能量。

 

最后,厉院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鼓励教师多参加相关培训,强调课堂不能传播负能量,各教研室多组织教学研讨。课程思政是春风化雨的教学模式,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般,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